外贸发展仍须有效应对挑战
前三季度外贸运行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外贸发展环境有所改善。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加上国际市场复苏、商品价格回升、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共同作用,我国外贸延续回稳向好走势,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扭转了过去两年下降的局面。前三季度,按人民币计,中国进出口总值20.29万亿元,同比增长16.6%(下同)。其中,出口11.16万亿元,增长12.4%;进口9.13万亿元,增长22.3%;顺差2.03万亿元,收窄17.7%。
外贸增长新动能不断累积,进出口回稳向好态势巩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外贸企业紧贴国际市场需求,研发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建设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外贸竞争新优势逐步形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中国服务”升级。从结构调整角度看,未来外贸稳增长的基础将会越来越牢固。外贸新业态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增速,新动力培育成效初显。前三季度,中国月度进出口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月度进出口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带动世界经济强劲复苏。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国际商品价格在2016年年末快速上涨基础上,继续保持稳步回升走势。1~9月,我国原油、铁矿砂、天然气、钢材、铜精矿等10类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9.7%~75.3%,进口数量增长3.3%~25.6%。价格增长因素拉动进口增长6.3个百分点,数量和价格增长合计拉动进口增长8.5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状况始终好于加工贸易。我国具有自主创新、自有知识产权、质量和服务不断提升等新优势的产业和创新性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等出口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增长潜力。表现为一般贸易在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已超过55%,并且每年提高约两个百分点。同时,中国自身的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比例上升。今年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11.49万亿元,增长18.1%,占全国外贸总值的56.6%,比2016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10万亿元,增长12.0%,占出口总值的54.6%;进口5.40万亿元,增长25.8%,占进口总值的59.1%,比2016年同期扩大1.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5.81万亿元,增长12.7%,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8.6%。其中,出口3.70万亿元,增长11.2%,占出口总值的33.1%,与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我国大力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梯度转移取得初步效果;进口2.12万亿元,增长15.5%,占进口总值的23.3%,比上年同期下降1.4%。
民营企业表现良好,贸易地位进一步提升。从经营主体结构来看,前两年外贸增速大幅下降,而民营企业进出口降幅大大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出口降幅。今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7.81万亿元,增长17.8%,占进出口总值的38.5%,比2016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4.7%,占出口总值的46.8%,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进口2.58万亿元,增长24.4%,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前三季度,外资企业出口4.78万亿元,增长10.5%,占出口总值的42.8%;进口4.28万亿元,增长17.4%,占我国进口总值的46.8%。国有企业出口1.15万亿元,增长10.0%,占出口总值的10.3%;进口2.20万亿元,增长30.1%,占进口总值的24.1%。
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41万亿元,增长13%,高于整体出口增速0.6个百分点,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7.5%。其中,汽车、船舶、手机出口分别增长28.5%、12.2%和10.8%。中国积极扩大进口和优化进口结构,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5万亿元,增长13.7%。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31万亿元,增长9.4%,占出口总值的20.7%。其中,玩具、塑料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分别增长49.2%、15.2%和14.7%。
新兴市场空间广阔。外贸企业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机遇,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从国际市场布局来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长比较快。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0.1%,高出整体增速3.5个百分点,对外贸整体贡献明显。我国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7.7%、24.8%和41.1%。
外贸发展仍须有效应对挑战
从未来发展看,我国外贸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制约因素。
世界经济增长表现良好,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显著回升向好,进入相对强劲复苏轨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7%,增速不仅高于2008年~2017年年均3.3%,还高于1980年~2017年历史平均增速的3.4%。其中,新兴经济体增长4.9%,发达国家增长2.0%。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韧性不足。发达国家生产率增长缓慢,投资低迷,经济复苏仍处于低速轨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低通胀率和低薪资反映出全球劳动力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大规模消费需求增长尚未全面启动。在人口加速老龄化、通用技术创新难有新突破以及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空间大幅收窄等前提下,经济全球化面临新的结构性挑战,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外贸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传统优势不断弱化。当前,虽然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工业化进入新阶段,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不断累积。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年增长10%以上,出口行业人工成本普遍相当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2~6倍。企业融资成本,土地、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不断提高,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不断弱化。另据外贸企业反映,汇率波动对企业影响较大,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不仅没有利好出口,反而成为外国采购商压价的筹码,众多发展中国家更是纷纷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策略,而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也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从全球范围看,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仍在深化,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采取措施发展制造业、抢占出口市场份额。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反思和调整当前的经济政策,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新兴经济体纷纷大幅放宽外资准入,积极吸引国际投资,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加大优惠力度。发达国家大力促进制造业回归,且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在降成本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着手推动制造业企业包括土地、税负、物流、清关等成本的削减,美国企业所得税有望从35%锐减到15%,以吸引制造业回归,促进美国实体经济发展。同时,美国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对外来投资不仅有税收优惠,还有融资支持、技术创新补贴和人员补贴等支持。今年前7个月,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增速高于我国。当前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受到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制造业崛起的双重挤压。上半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分别下滑0.1和0.5个百分点。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市场份额明显上升,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任重道远。
保护主义仍将威胁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世界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但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并未收敛,且不排除有加重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世界经济贸易原有格局,许多贸易伙伴对此产生戒备心理,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冲突、摩擦不断增多,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灾区,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挑战需要应对。今年上半年,我国产品共遭遇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7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28起,反补贴4起,保障措施5起。目前,一些国家除继续使用传统的“本国优先”、提高壁垒、乱用国际规则等保护手段外,开始转向侧重对其他国家边境后措施的越权监督,并启动了重新制定仅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则。如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谈贸易协定,无疑是在“绑架”贸易伙伴。除此之外,投资保护主义沉渣泛起,增加保护投资的法律、紧缩并购政策、加强有针对性的审查制度等,这不仅有悖于全球化的长期开放和发展趋势,短期内也将阻碍世界经济的复苏。
同时,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将受去年基数较高的影响。2016年,我国进出口呈前低后高、逐季回稳向好的态势。在去年基数偏高影响下,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可能高位趋缓。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也存在不少有利条件。一是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全球经济正加速扩张,全球贸易明显回暖。9月份,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今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速由4月预测的2.4%上调至3.6%,比2016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三季度WTO世界贸易景气指数达102.6,为2011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二是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4,是2012年5月以来最高点,内需较为旺盛,将继续拉动进口增长。三是企业信心增强。从第122届广交会的现场情况看,中国外贸企业对全球市场回暖感受明显,对出口增长预期增强。同时,广交会的进口展区也成为境外企业打开国内市场的快速通道。
当前外贸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到中后期阶段,外贸发展的环境背景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对外贸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实力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一批新兴产业和产品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信息化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都为外贸结构优化、培育新增长点提供了坚实基础。总体来看,我国外贸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不发生大的不利事件的情况下,未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将延续回稳向好态势,今年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作者:章海源 刘牧茜,商务部贸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