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文化兼顾 沙特(吉达)中国城谋升级
“宁夏企业到阿拉伯国家投资的一大优势是政府长期积极推动中阿经贸合作。”沙特(吉达)中国城投资方——宁夏(中国)阿莱曼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祥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近年来中国和沙特的经贸文化联系日益紧密,成为中阿合作的典范,这中间离不开企业界的努力,宁夏(中国)阿莱曼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多年来协助邀请国内企业、商协会参与中阿博览会,支持中阿博览会的发展,对宁夏开放发展也积极参与。
作为在沙特打拼多年的企业家,李少祥对沙特的营商环境有一些深刻的感受。在他看来,沙特在营商环境方面表现出至少四个亮点。
一是政府部门服务态度更好、效率提高。李少祥说:“沙特的开放努力类似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的情况,其投资环境近五年来向好的方向快速发展变化。沙特各部门从过去只受理沙特人办理手续到现在外商都可以去办手续,而且过去效率低,现在效率高。”
二是签证制度上灵活掌握,不一刀切。“以沙特(吉达)中国城为例,因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申请外籍劳工许可,但在申请通过之前就需要使用外籍劳工推进项目,这中间就存在矛盾。沙特给了一个变通办法——工作访问签证,外籍人员因此可停留三个月,这样就解决了企业前期临时外派员工的难题。”李少祥举例道。
三是沙特担保人制度比想象中宽松。他解释说,“一些民营企业觉得沙特投资环境不好,对所谓的担保人制度有误解,以为但凡企业进入沙特投资就必须找当地人合伙,这其实是没有深入研究沙特法律。事实上,沙特法律无担保人制度。沙特外商投资法有反借壳规定,违反会处以不同金额罚金。”
四是关税政策鲜明,便于企业寻找市场缺口。在李少祥印象中,沙特的关税政策很鲜明:沙特对本国不生产的产品,免关税;沙特对本国生产量大的产品,关税较高。这样就便于企业看清,沙特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和市场紧缺的产品类型。
“对中国富余产能和受反倾销影响的产业来说,投资沙特有3年机会期。”李少祥提醒,这种机会窗口不会一直存在,原因之一是沙特在每个行业不会批准太多工厂进来,因为要保护已进来厂家的利益。李少祥所在的公司在沙特创建的沙特(吉达)中国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进入沙特缺乏安全平台,我们打造了方便流通企业进入的平台,让中国和沙特互补的产能、产品更方便地进入这个国家。沙特(吉达)中国城2018年8月28日开业,现在有100多家企业入驻,中国城里有服装、鞋帽、电动汽车等商品。”
在采访中,李少祥透露,他们其实并不局限于沙特投资环境的基本优势和(吉达)中国城的现有定位,而是在不断摸索着升级和创新。“我们将逐步完善后台电商系统,因为沙特电商行业发展迅速。同时推广前店后仓模式,发货时先测算流量和喜好度作参考。”李少祥说,沙特缺中低级劳动技术人才,外国投资者担心在沙特招不到熟练工人,下一步将引入培训业务,主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例如培训车辆维修工等。
“随着中沙关系日益密切,沙特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学中文。我们也有一些文化交流合作设想。例如沙特人对中国的杂技很感兴趣,这方面可做推广,还可以将中国电影动漫引入沙特。”李少祥的体会是,经济和文化兼顾进行创新升级既可以帮助沙特发展,也能让双方关系走得更近、更可持续。